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家具种类 床、榻 席地而坐的汉代,床和榻都比较低矮,且由于使用最广,造型也极为丰富。 床的种类包括:四足平台床,是汉代最普通的床;带托角牙子平台床,四面都有牙子装饰,是平台床的发展。至于榻,种类更是繁多。有独坐方榻,四腿长方榻,有帐饰的独坐榻,单扇,双扇屏风独坐榻,有带花牙子连坐榻。 案 汉代的案,式样很多,用途也很广泛,有进食用的食案,也有读书用的书案,以及放置用品的案。食案中有方有圆...
针对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魏晋史博士张国安先生以“黄豆”一词在唐代出现,质疑曹操墓一事,业内学者回应称,张国安先生的研究不够严谨,结论过于武断,其实“黄豆”一词在汉代早已出现,并且与“大豆”一词长期并存。只不过在汉代以前习惯书面语言称黄豆为“大豆”,虽然书面语言称黄豆的较少,但也不是没有!中国是黄豆的故...
7月7日上午,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文强被执行死刑。直到今日,文强赃物展示会上展出的36件现代工艺品、9件文物、69幅字画仍被百姓津津乐道。围绕文强收到的那幅曾被鉴定为价值高达364万余元的张大千画作《青绿山水图》的真伪问题,社会各界炒得沸沸扬扬,在坊间和媒体也引发了一场关于官场“雅贿”的讨论。 “雅贿”又被称为“优雅式贿赂...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京沪高速铁路沿线进行调研时,在大汶口镇东大吴村发现了一处大型古墓群,总面积八百多平方米。经过一系列部署,上周开始对古墓进行挖掘。 据了解,今年2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京沪高速铁路沿线进行调研,在大汶口镇东大吴村发现这处大型古墓群,古墓群由二十四座古墓组成,总面积八百多平方米,二十四座古墓样式、大小各不相同,有方形、圆形,还有以前很少发现的不标准的半拱形。经过逐一考查,专家...
日前,长兴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分别在夹浦镇太平桥村和月明村发现上无胥新石器至春秋战国遗址和月亮山汉代窑址,为环太湖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又一新平台。 上无胥遗址位于江浙交界的夹浦镇太平村上无胥自然村一凸起于平原水网的台地之西南角,这里东距太湖仅3公里。为春秋时期吴王夫概在长兴建城演练水兵、步兵的属地。现已初步探明遗址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约120×80平方米,文化层0.30—1.2米不等,采...
日前,微山县两城一中的校园内发现一汉墓群,此墓群是该校在建设教学楼的施工过程中发现的。据悉,当地文物部门已对发现的14座墓穴采取了保护性发掘,共出土鼎、壶、盘、盒、俑等文物20余件。 4月19日下午,记者赶到了微山县两城一中。在发掘现场(如图),记者看到,该学校的教学楼刚开始打地基,工地的东半部分是已被发掘完毕的墓穴,而施工人员在这部分区域也没有继续施工。该校的焦校长介绍,4月2日,他们学校根据...
日前,微山县两城一中的校园内发现一汉墓群,此墓群是该校在建设教学楼的施工过程中发现的。据悉,当地文物部门已对发现的14座墓穴采取了保护性发掘,共出土鼎、壶、盘、盒、俑等文物20余件。 4月19日下午,记者赶到了微山县两城一中。在发掘现场,记者看到,该学校的教学楼刚开始打地基,工地的东半部分是已被发掘完毕的墓穴,而施工人员在这部分区域也没有继续施工。该校的焦校长介绍,4月2日,他们学校根据新教学楼...
最近,盂县发现了一处较大规模的古代墓葬群。经过半个多月的清理,证实这是一处成片、成规模的汉代墓葬群,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墓葬群位于盂县孙家庄镇大吉村,是在今年3月中旬修筑县重点工程水神山公路时发现的,古墓文物未造成破坏。通过省市文物专家半个多月的挖掘清理,证实这是一处汉代和明清前期的古墓群。墓中的尸体呈仰卧状或侧卧状,其中陪葬品不算多,大多为陶器,少的有二三件,多的有十来件。 考古专家称,...
在文物考古人员长达一个星期的发掘下,3月30日,省城生物园区的一座千年古墓终于露出了真面目,完全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古墓就在工地的那个角上。”30日上午,在青海威思顿粉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前的一个工地上,几名施工人员一边带路,一边向记者讲述着他们发现古墓时的情况。“大概在一周前,我们在用挖掘机平整地面时,挖掘机突然挖到一块硬东西。”一名男子回忆说,...
图为从汉代遗址出土的瓦当残片(3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苑坚摄 全是生活用品 这是座汉代城? 成都平原出土了不少汉代器物,却没找到过大型汉代遗址。令人振奋的是,昨日成都市考古队考古人员向记者透露,在青白江区城厢镇发现了一处保存较好的汉代遗址,它有望在成都改写只见器物不见遗址的遗憾。 目前,考古发掘正在进行,该处汉代遗址有多大规模?能不能找到一座汉城?考古学家希望发掘完毕后能够揭开其谜底。...
从汉代遗址出土的陶纺轮 从汉代水井中出土的井沿花边汉砖 从汉代遗址出土的瓦当残片 3月23日,四川省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一处汉代先民生活场所的遗址在成都市青白江区被发现,这处遗址是成都平原少见的原生汉代文化遗存。主要遗迹为500余平方米的汉代遗址,汉代文化堆积层达0.3米至0.8米厚,是成都平原少见的原生汉代文化遗存,可分辨的器形主要有陶釜、陶罐、陶鼎、陶钵、陶缸、...
3月14日,中江通济镇土桥村村民举报,有一群外地人在该村挖出一个洞,好奇的村民进洞后发现,里面的石床、石灶等均不是现代的器物。得知此事后,中江文管所干部立即前往查看,经初步鉴定属汉代崖墓。至此,中江发现的汉代崖墓群达4处。 自2002年10月中江崖墓群首次发现东汉彩绘壁画崖墓以来,中江的崖墓群得到了科学的保护,但仍有不法之徒千方百计想从崖墓中获利。土桥村发现的崖墓群经初步查证有十几座墓,其中三座...
昨日,成都市青白江城厢镇东门某建设工地内发现一“汉代遗址”,目前挖出的已知面积约500平方米,堆积层厚度约为40至50米。据了解,此汉代遗址距今约1800年,是近年来成都范围内发现的最重要的汉代遗址。除此之外,还有不同朝代的古墓7座、汉代古井2口、汉代古窑1座,金耳环、陶器、宋代瓷器、陶钵等大批文物相继出土。到底这个汉代遗址有多大,当时又是什么场所,还有待考古学家进一步发掘...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对临策铁路沿线古文化遗存进行抢救性发掘过程中,发现并清理了汉代文化遗址2处及烽火台遗址、古墓群各1处。 这些汉代遗址均位于巴彦淖尔市境内,其中巴音毛道遗址、巴音乌拉遗址两处遗址均位于狼山南侧,其中巴音乌拉遗址距汉代鸡鸣塞仅两公里,应与汉长城有密切联系。此次总发掘面积近2000平方米,出土遗物多为罐、碗等生活实用器,遗址中发现较多的灶,灰坑内多为生活垃圾。据考古人...
汉代夜壶 盘口壶 五连罐 福建南安丰州皇冠山古墓群昨出土一个东汉到三国时期的矮扁形状的盘口壶。连同此前几天的五连罐、夜壶等,专家称这是泉州首次发现的汉代文物,并推测可能是汉人南迁时从中原带来泉州的,说明丰州古墓并不都是六朝时期的,还有更早的。这些文物,有望成为汉代中原人南迁泉州的实物见证。 盘口壶跟之前发现的不一样,显得矮扁。泉州市博物馆副馆长陈建中判断它为东汉到三国时期的,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